維生素D在動物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8月23日,在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主辦,華南農業大學、《農財寶典》新牧網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系統動物營養學發展論壇上,海能生物特邀嘉賓、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樸香淑分享了海能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項目——25-羥基維生素D3改善哺乳母豬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

樸香淑教授現場視頻連線報告
維生素D能夠調節鈣磷代謝及骨的鈣化,同時還具有很多與自身免疫疾病、抗感染能力等相關的非骨骼效應。維生素D可以通過內源合成和外源吸收獲得。在生物學活性上,25-羥基維生素D3大于維生素D3大于維生素D2,被認為是衡量維生素D營養狀態的最佳指標。
樸香淑教授簡要介紹了25-羥基維生素D3的吸收特色、代謝途徑及生理意義,并指出了維生素D對哺乳母豬和仔豬的重要性——維生素D可影響母豬繁殖性能、乳品質、骨代謝生長指標以及仔豬的腸道健康。
在當前養殖生產中,存在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各種問題,即:母豬泌乳期間動用骨鈣太多導致骨品質降低、免疫力下降、壽命減短,進而導致繁殖性能降低。進而使得新生仔豬易缺乏維生素D3,導致鈣磷吸收和代謝紊亂、骨品質下降、影響正常生長。
研究發現25羥基維生素D3在母豬上的應用可提高配種受胎率、提高總窩重和初生重,提高產仔數、乳品質,提高初生仔豬骨骼長度和骨密度,提高窩增重和仔豬平均日增重等。但國內規范的實證研究數據相對匱乏。
樸香淑教授在本次會議上分享的研究,則就是對普通維生素D3和海能25-羥基維生素D3對哺乳母豬及其仔豬生產性能、腸道健康和骨品質的影響進行了比較。
研究選用32頭妊娠待產母豬,設置了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使用由山東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50微克/Kg 25羥基維生素D3和50微克/Kg維生素D3,以妊娠107天至哺乳21天為期進行試驗。
試驗主要評價指標包括:繁殖性能(母豬體重損失、背膘損失、斷奶窩重、窩增重等);乳品質(乳成分、25-羥基維生素D3、免疫球蛋白、抗氧化指標);骨代謝生化指標;仔豬腸道健康(二胺氧化酶DAO、腸道形態、腸道食糜微生物)等。


聽課現場
試驗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使用25-羥基維生素D3可顯著提高斷奶窩重和窩增重。在乳成分上,可顯著提高常乳21天乳脂含量,提高7天、14天、21天常乳中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表明試驗組可通過提高乳中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進而改善仔豬維生素D缺乏狀況,促進仔豬生長。
在母豬、臍帶血、仔豬中,試驗組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妊娠母體25-羥基維生素D3可通過胎盤傳遞至臍帶。試驗組顯著提高哺乳母豬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進而提高臍帶血中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因此仔豬出生時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也呈現出顯著提高。
在免疫水平上,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的母豬初乳IgA和IgG含量為常乳的2倍,初乳IgM比常乳高45%;顯著提高常乳中IgG的含量,以利于降低氧化應激對乳品質的損害,正常情況下,氧化應激損害乳品質包括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免疫球蛋白是哺乳仔豬獲得被動棉衣的重要途徑,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可通過提高乳中IgG含量,進而增強仔豬的機體免疫功能,促進仔豬生長。
在乳脂水平上,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顯著提高常乳中乳脂含量,顯著提高IgG、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 -Px(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以降低氧化應激對乳品質的損害,有助于提高仔豬棉衣功能,繼而促進生長。
骨ALP是骨形成標志物之一,血清ALP水平升高與骨鈣化和骨重塑過程活躍相關。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顯著提高斷奶時血清ALP和骨磷水平,提示日糧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可有效改善母豬骨骼性能,促進骨骼的形成與鈣化。
此外,與對照組相比,25-羥基維生素D3分別提高哺乳母豬脛骨和股骨鈣含量、骨密度、折斷強度、剛度,說明哺乳期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對母豬骨密度和機械性能均具有改善作用。
分析腎臟和腸道趨鈣基因表達發現,日糧中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可使得母豬十二指腸對鈣的吸收能力增強。
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導致仔豬骨骼性能的改善可能與乳脂肪酸組成變化有關。分析母豬初乳和常乳脂肪酸組成及仔豬脛骨和股骨皮質骨脂肪酸組成發現,隨著母乳n-6:n-3PUFA比值下降,仔豬脛骨和股骨中該比值也相應下降,同時試驗組仔豬股骨中花生四烯酸含量顯著降低,這與股骨中前列腺素E2含量變化一致。
而對仔豬血清激素水平分析發現,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顯著提高仔豬血清GH和IGF-I水平,從而提高仔豬生長性能。
試驗對仔豬小腸形態進行分析發現,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顯著提高仔豬空腸絨毛高度,同時提高灰常絨毛高度。研究認為一方面可能與仔豬25-羥基維生素D3水平提高導致血清1,25(OH)2D3水平升高有關,另一方面25-羥基維生素D3可能直接與維生素D受體結合進而調節腸道絨毛形態結構和功能。
分析仔豬后腸微生物組成與短鏈脂肪酸含量發現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通過改善仔豬腸道菌群結構及其代謝物來調節其腸道健康,促進生長,推測這可能與其對仔豬骨骼的作用有關。
在科水平上,母源添加25-羥基維生素D3顯著提高盲腸乳桿菌科豐度,在屬水平上,顯著提高結腸擬普雷沃氏菌和盲腸乳酸桿菌豐度。二者分別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抗炎,和提升免疫力、調節鈣溶解吸收等作用。
綜上,25-OH-D3主要通過母乳和臍帶血,促進骨標志物堿性磷酸酶和生長激素分泌,傳遞和保障子代免疫水平、骨骼形成、腸道發育及生長性能所需營養基礎。母源添加25-OH-D3效果優于普通維生素D3。
以上研究結果已發表多篇論文,對25-羥基維生素D3的研究填補了國內同類研究的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熊本海研究員主持論壇

論壇現場

【聲明】本文轉載自農財寶典新牧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作者和單位,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予以刪除
